昨起,《呼吸道傳染病疫情防控消毒技術規范 第3部分:學校》《呼吸道傳染病疫情防控消毒技術規范 第4部分:公共場所》《室內物體表面新型冠狀病毒樣本采集技術規范》等7項北京市地方標準,在市市場監管局網站上公開征求意見。
依據征求意見稿,公園座椅和休閑鍛煉設施,每日消毒不少于2次;餐廳餐具必須“一用一消毒”,食具消毒柜要達“二星級”標準,不得用保潔柜代替消毒柜進行消毒;學校公用教室在每批學生教學活動結束后,通風消毒后,另一批學生方可進入。
不得用保潔柜代替消毒柜
規范征求意見稿提出,公共場所應根據場所類型、消毒面積大小配置充足消毒操作人員。消毒操作人員應經培訓合格后方可指導、帶領保潔等人員開展消毒工作。預防性消毒應在公共場所營業結束后或無人狀態下進行。
以影劇院為例,織物類皮革類沙發、座椅表面,要用消毒液進行擦拭消毒,每日消毒不少于2次。物體表面消毒后,可用生活飲用水將殘留消毒劑去除。3D眼鏡要用75%酒精進行擦拭消毒,“一場一消毒”。公園內的硬質座椅、桌臺面和休閑鍛煉設施,要用消毒液擦拭,每日消毒不少于2次,物體表面消毒后可用生活飲用水將殘留消毒劑去除。
地鐵、公交等車廂,門、拉手、扶手、硬質座椅等表面,要用消毒液擦拭消毒,每日消毒不少于1次。車站、機場的售票窗口臺面、自動售票機按鍵、登機牌自助打印機按鍵以及進出站閘口欄桿、安檢設備等,每日消毒不少于2次。
客房中的毛巾、床上用品等,可用陽光直接曝曬、煮沸或蒸汽消毒、消毒液浸泡等方式進行消毒。曝曬不少于6小時,消毒液浸泡消毒后要用生活飲用水將殘留消毒劑沖凈。電話機、吹風機等小面積物品表面要用75%酒精擦拭消毒。
餐廳的餐具、炊具、水具、刀具等,要“一用一消毒”。如果使用消毒柜對食具進行消毒,必須使用符合二星級要求的食具消毒柜。保潔柜無消毒作用,不得用保潔柜代替消毒柜。
公用教室消毒后才能再進學生
學校教室、圖書館、會議室、食堂等不同環境的消毒方法都進行了具體規定。學校環境日常應以清潔衛生為主,預防性消毒為輔,應避免過度消毒。預防性消毒措施應與學生作息時間相適應,不影響正常教學秩序。學校應設置專人負責。學校應妥善保存消毒劑,并明確標示,避免學生誤食或對學生造成灼傷等傷害。一旦發現發熱人員,應對患者采取有效的隔離控制措施并報告。隔離發熱病例的房間,其室內環境、物品應便于實施隨時消毒與終末消毒。同時對其可能污染的教室、宿舍等環境進行消毒。
教室書桌、閱覽室書桌、實驗室臺面等普通物體表面,采用濕式清掃方式擦拭,每日不少于一次。同時,采用濕式清掃方式擦拭門把手、水龍頭、樓梯扶手、宿舍床圍欄等學生手經常接觸的物體表面,每日不少于一次。微生物實驗室、廁所等特殊場所的衛生用具應有標記,不得混用。
公用教室在每批學生教學活動結束后,應及時通風,并對表面進行消毒,消毒工作結束后,方可開始另一批學生進入。
市場消毒避免噴灑食物表面
征求意見稿要求,農貿市場在進行消毒時,不應將消毒劑直接噴灑食物物體表面。農貿市場優先選擇二氧化氯消毒劑、含氯消毒劑進行消毒。
在對銷售區室內空氣進行消毒時,優先開窗自然通風,也可采用機械排風,每日開窗通風不少于3次,每次不少于30分鐘。攤位臺面、地面,砧板、刀、掛鉤、計量器具、盛放容器,運輸工具、公平秤等進行消毒時,要用不同濃度的消毒劑噴灑、擦拭,每日消毒均不少于1次。攤位臺面消毒后,還要用清水擦拭去除殘留消毒劑。一旦市場內出現呼吸道傳染病病例時,應在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指導下或者按照其提出的衛生要求,進行嚴格消毒處理。(記者 張楠)
昨起,《呼吸道傳染病疫情防控消毒技術規范 第3部分:學校》《呼吸道傳染病疫情防控消毒技術規范 第4部分:公共場所》《室內物體表面新型冠狀病毒樣本采集技術規范》等7項北京市地方標準,在市市場監管局網站上公開征求意見。
依據征求意見稿,公園座椅和休閑鍛煉設施,每日消毒不少于2次;餐廳餐具必須“一用一消毒”,食具消毒柜要達“二星級”標準,不得用保潔柜代替消毒柜進行消毒;學校公用教室在每批學生教學活動結束后,通風消毒后,另一批學生方可進入。
不得用保潔柜代替消毒柜
規范征求意見稿提出,公共場所應根據場所類型、消毒面積大小配置充足消毒操作人員。消毒操作人員應經培訓合格后方可指導、帶領保潔等人員開展消毒工作。預防性消毒應在公共場所營業結束后或無人狀態下進行。
以影劇院為例,織物類皮革類沙發、座椅表面,要用消毒液進行擦拭消毒,每日消毒不少于2次。物體表面消毒后,可用生活飲用水將殘留消毒劑去除。3D眼鏡要用75%酒精進行擦拭消毒,“一場一消毒”。公園內的硬質座椅、桌臺面和休閑鍛煉設施,要用消毒液擦拭,每日消毒不少于2次,物體表面消毒后可用生活飲用水將殘留消毒劑去除。
地鐵、公交等車廂,門、拉手、扶手、硬質座椅等表面,要用消毒液擦拭消毒,每日消毒不少于1次。車站、機場的售票窗口臺面、自動售票機按鍵、登機牌自助打印機按鍵以及進出站閘口欄桿、安檢設備等,每日消毒不少于2次。
客房中的毛巾、床上用品等,可用陽光直接曝曬、煮沸或蒸汽消毒、消毒液浸泡等方式進行消毒。曝曬不少于6小時,消毒液浸泡消毒后要用生活飲用水將殘留消毒劑沖凈。電話機、吹風機等小面積物品表面要用75%酒精擦拭消毒。
餐廳的餐具、炊具、水具、刀具等,要“一用一消毒”。如果使用消毒柜對食具進行消毒,必須使用符合二星級要求的食具消毒柜。保潔柜無消毒作用,不得用保潔柜代替消毒柜。
公用教室消毒后才能再進學生
學校教室、圖書館、會議室、食堂等不同環境的消毒方法都進行了具體規定。學校環境日常應以清潔衛生為主,預防性消毒為輔,應避免過度消毒。預防性消毒措施應與學生作息時間相適應,不影響正常教學秩序。學校應設置專人負責。學校應妥善保存消毒劑,并明確標示,避免學生誤食或對學生造成灼傷等傷害。一旦發現發熱人員,應對患者采取有效的隔離控制措施并報告。隔離發熱病例的房間,其室內環境、物品應便于實施隨時消毒與終末消毒。同時對其可能污染的教室、宿舍等環境進行消毒。
教室書桌、閱覽室書桌、實驗室臺面等普通物體表面,采用濕式清掃方式擦拭,每日不少于一次。同時,采用濕式清掃方式擦拭門把手、水龍頭、樓梯扶手、宿舍床圍欄等學生手經常接觸的物體表面,每日不少于一次。微生物實驗室、廁所等特殊場所的衛生用具應有標記,不得混用。
公用教室在每批學生教學活動結束后,應及時通風,并對表面進行消毒,消毒工作結束后,方可開始另一批學生進入。
市場消毒避免噴灑食物表面
征求意見稿要求,農貿市場在進行消毒時,不應將消毒劑直接噴灑食物物體表面。農貿市場優先選擇二氧化氯消毒劑、含氯消毒劑進行消毒。
在對銷售區室內空氣進行消毒時,優先開窗自然通風,也可采用機械排風,每日開窗通風不少于3次,每次不少于30分鐘。攤位臺面、地面,砧板、刀、掛鉤、計量器具、盛放容器,運輸工具、公平秤等進行消毒時,要用不同濃度的消毒劑噴灑、擦拭,每日消毒均不少于1次。攤位臺面消毒后,還要用清水擦拭去除殘留消毒劑。一旦市場內出現呼吸道傳染病病例時,應在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指導下或者按照其提出的衛生要求,進行嚴格消毒處理。(記者 張楠)